醫療器械不良事件信息通報(第3期)
發布時間:2009/1/19 12:06:56
警惕經外周插管中心靜脈導管在使用過程中斷裂、脫落滑入體內
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英文名稱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簡稱PICC),主要由外周靜脈導管、穿刺針和導引套管組成,臨床主要用于支持性靜脈輸液治療及血液取樣。目前,PICC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PICC在臨床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自2006年至2008年7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收到18份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涉及17個病例。其中,不良事件表現為斷裂、脫落滑入體內共6例,占35.29%。典型病例如下:
患者,男,64歲,輔助化療,于2007年7月30日置入PICC,平時十分注意PICC管的保養和護理, 8月22日上午護士輸液時發現PICC管脫落移位。經X光片證實,PICC管盤繞在患者右心室、右心房和肺動脈。8月22日下午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簡稱DSA)室行DSA引導下PICC管取出術取出。
鑒于該產品長期留置體內,且使用范圍較廣,在使用過程中可引起較嚴重的不良事件,尤其是斷裂、脫落滑入體內。提醒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選擇適宜的PICC,且須由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規范操作進行置入,同時,對受者進行相關的安全使用與維護教育,并加強置入后護理。其次,提醒留置PICC的患者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發現問題及時向醫護人員報告。此外,產品生產企業應主動開展上市后不良事件監測工作,收集可能與用械有關的不良事件,并按規定及時向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部門報告,并采取積極的改進措施,減少產品斷裂、脫落滑入體內的可能。

相關閱讀
- 應加快建立一次性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處理及召回制度2014-08-04
- 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重點監測工作座談會2012-08-21
- 《浙江省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損害補償暫行辦法》出臺2012-08-16
- 安徽省淮安市局扎實推進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2012-08-15
- 《浙江省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損害補償暫行辦法》出臺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