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巨頭大動作!
山東威高大動作
近日山東威高發布公告稱,內幕消息建議分拆山東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威高骨科),并于中國一間證券交易所上市。
公告顯示,2019年12月30日,威高骨科財務顧問就申請有關建議分拆上市之上市前輔導過程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提交申請。
威高骨科為山東威高非全資附屬公司,目前主要從事研究及開發、生產及銷售脊柱、創傷及關節骨科植入物。
山東威高還在公告中表示,將于適當時候向香港聯交所提交有關建議分拆上市申請,以供批準。若建議分拆上市獲落實,將根據相關規定于適當時候作出進一步披露。
但是并不保證建議分拆上市將會進行,亦不保證進行時間。
對標跨國械企
據了解,山東威高主要研發、生產及銷售一次性醫療器械,包括骨科、臨床護理、創傷管理、血液管理、藥品包裝、醫學檢驗、麻醉及手術相關產品、介入產品八個主要業務領域。
其中骨科業務包括創傷、脊柱植入物,人工關節,運動損傷、軟組織修復及重建植入物、骨填充材料、骨科相關手術工具等。
根據年報數據,2019年上半年威高集團實現營收49.4億元,同比增長19.1%。
其中醫療器械產品實現銷售27.2億元,同比增長14.3%,骨科實現銷售6.8億元,同比增長30.3%,占器械總營收25%。
根據“Bone打聽-骨科大數據”統計,對國內骨科械企2018年營收進行排名后,威高骨科以11.8億元排名第二,僅次于上海微創骨科的15.3億元。
納通集團、大博醫療、愛康醫療分別以10億元、7.7億元和6億元位居其后。
但是如果和骨科跨國五巨頭相比,威高骨科尚有一定差距。
據統計,按2018年骨科營收排名,強生骨科、捷邁邦美、史賽克、施樂輝、美敦力依次排名前五,營收分別為88億美元、71億美元、70億美元、35億美元以及32億美元。
但是在脊柱植入類市場中,威高骨科已經超過了史賽克,在跨國械企中打出一片市場。
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2018 年脊柱植入類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企業分別是強生(28.97%)、美敦力(23.35%)和威高股份(8.37%)以及史賽克(6.59%)。
國內械企唯一的優勢
在骨科中,創傷植入是國產企業唯一有優勢的領域。
骨科是器械行業中最大的子行業之一,骨科植入物是其中最重要的門類。
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版》數據,2018年中國骨科植入物市場銷售規模約為262億,同比增速為16.44%。
骨科植入按照部位不同又可以分為創傷植入類、脊柱植入類、關節植入類和其他類。
在國際市場中,關節植入類是占比最高的細分市場,但國內市場中是脊柱植入類占比最高,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版》,2018年脊柱外科植入物市場規模為76億元,同比增長16.92%。
在脊柱植入領域,跨國械企占據明顯優勢,如上文所述,強生、美敦力、史賽克三家就占據國內近60%的市場,威高骨科也已經打入巨頭之列,占據8.37%的市場份額。
但是創傷植入領域不同,國內械企占據市場主要份額,是骨科植入三大細分市場中唯一國產械企占據優勢的市場。
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 2019 版》數據,2018 年創傷植入類國產企業占據67.85%市場份額,對比之下,脊柱植入類的這一數據是39.11%。
國內創傷植入類的市場不算集中,但在前五械企中,依然有威高骨科的一席之地。
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2018 年創傷植入類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是強生(14.9%)、史賽克(8.4%)、大博醫療(5.8%)、威高股份(5.5%)及美敦力(5.3%)。
有業內人士分析,盡管國內企業總體份額占據優勢,但由于國內企業較多,優勢企業占據份額并不大。
隨著帶量采購的推進,跨國械企的價格壓力會越來越大,因此國產替代的進程有望加快,而且隨著國家對質量監管水平的增強,小械企也將逐漸淘汰,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
因此,像威高骨科、大博醫療等國內優勢骨科械企,將有望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來源:賽柏藍器械 整理:巧克力】

上一篇:官方發文:這類耗材,嚴管!
相關閱讀
- 知名械企分食170億市場:美敦力、史賽克、威高...2021-01-12
- 大批骨科耗材最低價公布,史賽克、貝朗、威高...2020-12-15
- 最高94%!耗材降價開始執行:強生、威高、史賽克...2020-12-07
- 7市聯盟帶量采購結果:史賽克、強生、威高…2020-11-18
- 帶量采購企業公布:強生、BD、史賽克...2020-06-30